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中國電科亮相第十五屆中國航展 > 航展直擊
11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拉開帷幕。中國電科系統展示了數字底座、城市治理、低空經濟、民機航電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展現了以數實融合賦能千行百業的實踐成果。
數字底座“新”技術
發展壯大數字產業,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需要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支撐。中國電科圍繞“一鞏固三做強”業務布局,持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存算一體化、基礎軟件、大模型、可信數字身份等硬核實力。
數據穩定安全存儲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中國電科研發藍光存儲系統、數據轉存設備、C-Stor分布式存儲系統、網絡存儲設備、超融合一體機等解決方案,為海量數據提供綠色低碳、安全可靠的存算底座。研發關鍵基礎軟件,普華太極服務器操作系統V6.0,為用戶提供安全穩定的高端計算平臺。普華汽車開放系統架構整車軟件解決方案實現面向服務的軟件架構,全面覆蓋智能網聯汽車感知、融合、定位、規劃和控制系統的軟件開發。煥新亮相的金倉數據庫產品,支持國內外主流CPU、操作系統與云平臺部署。基于國產銳華實時操作系統的合成視景平臺,為低空飛行器提供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處理支持。
“‘小可’大模型在‘可控、可信、可用’三個關鍵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技術專家表示,搶抓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風口,中國電科推出“小可”行業大模型并持續迭代升級,通過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模態信息抽取和知識圖譜構建,為決策者提供情報挖掘分析、事件演化分析等服務。聚焦數據安全領域,研發數字身份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數字身份遠程發行產品解決方案、數字身份鑒權終端等產品,支撐數字化隱私保護與可信認證,擁有目前亞洲最大的智能卡單體卡生產基地。
數實融合“新”實踐
數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引擎”。中國電科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高效服務政務服務、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能司法等領域,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接入409類超3.75億個泛感知設備終端,日均采集超3900萬條實時動態數據,形成100+個應用場景解決方案……中國電科打造“一網統管”產品體系和“一網統管+”應用場景體系,建立全國首家“城市物聯感知場景服務中心”,以智促治深度賦能全國城市治理數字化。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中國電科研發輕型頻譜監測與偵查設備、機場場面監視雷達、復合安檢儀、商業SAR衛星、生態遙感時空一張圖軟件平臺等產品,擦亮人民美好生活安全底色。
生產車間內智能機械臂有序揮舞,自動導航車來回穿梭,管理看板數據不斷刷新,中國電科研發端到端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全息照相機等解決方案,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鏈條服務。服務國家“交通強國”戰略,中國電科建立覆蓋起飛到降落全過程的自主創新產品體系,形成空管機場低空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研制的全國流量管理系統,是中國民航運行管理的“智慧大腦”,研制國內第一代道路交通信號機和首套城市交管信控系統,形成以“城市大腦”為核心的智慧交通產品體系。深度挖掘司法數據價值,中國電科聚焦數字技術創新、關鍵數智應用、數據要素運營等環節,研發無痕數字空間系統、同行數據空間系統等解決方案,推動案件辦理高效化和社會治理精準化。
數字經濟“新”賽道
從無人機穿行在高樓大廈間送外賣,到無人機跨海島醫療物資配送,農業無人機護航農林植保……中國電科圍繞低空安全、低空保障、低空制造等方向,發布低空經濟同心圓計劃、低空航行系統白皮書,打造低空安全驗證試驗基地,持續拓展應用場景,推動低空經濟加速產業化落地。
“低空飛行環境相對復雜,低空飛行過程中障礙物的識別、預警和規避,對有效保障航空器飛行安全,防范飛行事故風險顯得尤為重要。”技術專家表示,在低空安全方面,中國電科聚焦無人機監管反制和要地防護,研發低空雪亮平臺、無人機態勢綜合顯控平臺、反無系統與低空監視雷達、系列化空管雷達與地基增強系統等產品;在低空保障方面,中國電科擁有國家民航空管技術總體單位,支撐全國中高空75%空域運行,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裝備行業領先,研發“天牧-M”低空飛行服務平臺、航空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及系列化氣象雷達,為低空經濟高密度高頻次飛行提供支撐。
積極布局低空制造產業鏈,中國電科自主創新有人機、固定翼、復合翼、多旋翼無人機以及飛艇、氣球等特色平臺,CA40單發四座飛機、戰鴻無人機、翔云-1000物流無人機等明星產品應用廣泛。在民機航電領域,中國電科研發機載Ka頻段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北斗定位與追蹤系統、北斗導航設備、C919數據鏈空中交通服務軟件和控制與狀態應用、客艙管理終端、iWO機載娛樂系統等產品,具備機載空天、空地體系化通信互聯能力,服務國內、國際客艙互聯產品加改裝及定制化能力,讓飛行體驗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