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中國電子工業的優良傳統
中國電科始終與新中國同心同行
用一個個關鍵技術,一型型核心裝備
支撐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
國家工業遺產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是見證這段奮斗歷程的重要載體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們
探訪深藏其中的奮斗記憶
芯片,被稱作“現代工業的糧食”
是信息技術產品最重要的基礎性部件
從手機、計算機
到高鐵、電網
再到物聯網、大數據……
這些領域產品的生產和更新換代
都離不開芯片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
我國就開始了芯片產業的探索
1956年,周恩來總理主持制定
《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
半導體技術被列為重要發展方向
這一年
我國技術力量雄厚的綜合性半導體研究所
中國電科13所于北京籌建
后搬遷至石家莊
自此肩負起振興民族半導體
實現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歷史使命
建所初期
科研條件十分簡陋
在學校教室改造的實驗室里
40余名同志白手起家
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對于13所的建設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
周恩來總理和羅瑞卿總參謀長
都曾對研究所建設方案作出指示批示
上世紀60年代
國家從緊張的財政預算中撥款
用于建設集工藝生產與科研為一體的
凈化功能廠房
1965年,9號廠房竣工建成
成為我國第一座大型半導體凈化廠房
科研人員在9號廠房工作
自建成之日起
9號廠房便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這里
誕生了我國第一塊硅實用化集成電路
第一塊砷化鎵集成電路等科技成果
先后研制生產
多種類型晶體管數萬支、硅集成電路數千只
滿足我國第一臺硅晶體管高速電子計算機
第一臺硅集成電路高速計算機的需求
有力推動我國計算機由電子管
跨入半導體器件的時代
為國家半導體、集成電路和傳感器事業
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9號廠房的基礎上
13所心懷“國之大者”砥礪奮斗
逐步發展成為產業基礎研究院
成為我國半導體、傳感器與微系統、集成電路的原創技術策源地
形成從材料、芯片、組件、集成微系統
到封裝的全產品供應鏈
有力支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
和以5G通信、新能源汽車、光通訊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走過六十年風風雨雨
9號廠房歷久彌堅
仍在發揮巨大作用
它默默矗立蒼翠之間
鼓舞著一代又一代
中國電科人
牢記囑托、艱苦奮斗
勇攀科技高峰
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
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